推行「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政策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透過資源調配,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及
- 學校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一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
資源
為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及成績稍遜的學生,本校獲教育局增撥的額外資源包括
- 學校發展津貼;
- 學習支援津貼;
- 增補基金;及加強言語治療津貼。
支援措施及資源運用方式
本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及成績稍遜的學生提供下列支援措施
- 成立特殊學習需要支援組,資源老師作統籌,成員包括課程融合教育助理、班主任、社工和各學科教師等。
- 增聘3名教師及6名教學助理與全校教師以「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個別差異;
- 安排抽離學習小組,為學業成績稍遜的學生提供、小三中文、小五英文、小四、小六英文及數學的加強輔導教學;
- 運用增補基金,因應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讓他們更能投入學習。例如為聽障學生購置無線調頻系统、為視障學生購置放大機;
- 購買「言語治療服務」,為有言語障礙的學生提供小組/個別言語治療;
- 安排教教學助理以協作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 向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又透過課堂觀察,記錄學生的學習成果,在適當時候,向家長報告;
- 設立「融合小天使」計劃,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及成績稍遜的學生提供幫助;
- 設立「朋輩伴讀」計劃,協助有讀寫困難的學生溫習中文默書範圍,以提升他們的認讀能力;
- 提供家長教育,包括講座、培訓班及工作坊,讓家長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特性,從而配合學校的措施;及
- 邀請教育局及專業發展學校,為教師提供培訓,包括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和教導患有自閉症的學生的策略等。